logo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外大学> 绿山大学
绿山大学

绿山大学

Uniwersytet Zielonogórski
学校设施完善 专业多样化
  • 建校时间:2001 年
  • 学生总数:17047
  • 毕业率:71.6%
  • 男女比例:34:66
  • 就业率:89.9%
院校简介 本科申请 研究生申请 院校问答
概况

  绿山大学

  Uniwersytet Zielonogórski

  建校年代:2001年

  所在省州:卢布斯卡省

  所在城市:Zielona Góra

  学生人数:17047人

  中国教育部是否认证:获得认证

  学校简介

  绿山大学(波兰文Uniwersytet Zielonogórski)位于波兰绿山市,是一所设施齐备的大学。该大学于2001年9月1日由前绿山师范大学和绿山工业大学合并而成。绿山大学下辖艺术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育、社会与健康科学学院,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及电信学院,人文学院,物理及天文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及经济计量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等十个学院。每个学院又下设若干个系。绿山大学设有本科、硕士和博士阶段学习项目,专业门类较多,比如室内设计、音乐教育、语言学(德语、英语、法语、波兰语、俄语等等)、形象艺术、社会学、政治研究、历史学、信息学、电气工程、护理学、生物学、环境保护、物理学、管理学、天文学、土木工程、国民安全、经济学等等。

  排名信息

  国内高校排名

  全球高校网(4ICU)国家高校排名4Internationl Colleges &Universities 22

  全球高校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Webometrics)世界大学排名webometrics 1701

师生情况

师生比:1:11国际学生比例:1:8本科生数:7,274人 男女比:34:66在校学生数:17047研究生数:11,072人

学术信息

1、斯克兰顿大学(美国斯克兰顿大学,The University of Scranton)连续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为北部十佳研究生学位大学,而其所在区域是这项调查最大也是最具竞争力的区域。

2、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毕业生们在毕业六个月内就找到了工作或成功深造。

3、在过去的里,《普林斯顿评论》一直将斯克兰顿大学列入美国最佳大学的行列。同时,大学还被其评选为2015年20大最佳运营大学之一。

护理,职业疗法,工商管理,电气工程,化学科学,经济学,会计学,教育,人类学,电子商务,社会学,工商管理学,国际贸易

地理位置

斯坦福大学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湾区南部的帕拉阿图市,临近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硅谷,苹果、谷歌和惠普等企业的总部就在学校不远处。

院系设置

为学生们提供学士学位、硕士学位以及博士学位,专业设置广泛,开设的主要专业包括:美洲研究、人类学、亚洲语言、生物科学、化学、古典文学、交流学、比较文学、戏剧、地球科学、亚洲研究、工程、经济学、英语、历史、国际关系、数学、音乐、哲学、心理学、宗教研究、象征系统学、计算机科学、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学、工程物理学、环境工程、生物工程、计算机系统工程 、产品设计、城市研究、建筑设计、数学及计算机科学、航空航天、能源资源工程、管理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力学工程、地质工程学与水文学等等

学校住宿

所有的斯坦福一年级生均需留校住宿,他们亦获得未来四年的宿位保证。

当中有89%的本科生获分配校园内的宿位。

根据斯坦福房屋分配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校方为这些住宿学生提供了80种的住宿形式,包括宿舍、合作社、联排式住宅、兄弟和姊妹会等。

本科申请
申请数据
  • 本科学生数:7,274人
  • 本科录取率:
  • 本科申请人数:10,114
  • 申请截止时间:3月1日;EA:11月15日
留学费用
  • 总花费:$59,594
  • 申请费:$90
  • 学费:$42,162
  • 住宿费:$14,264
  • 生活费:$4,260
研究生申请
申请数据
  • 研究生学生数:11,072人
  • 研究生录取率:6%
  • 研究生申请人数:38,828
  • 申请截止时间:9月9日-4月12日
留学费用
  • 总花费:$102,936-178,465
  • 申请费:$125-275
  • 学费:$54,315-129,700
  • 住宿费:$20,955
  • 生活费:$26,220
  • Q:谁能给我介绍一下《绿山强的安妮》这本书?
  • A:在中国古代,都城的选择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商朝建都在毫之后,先后经历多次大规模迁都,一直到迁到殷的时候才固定下来,后来人们称商朝就为殷商。后来很多朝代划分为东西,南北实际上都是根据都城的方向进行的划分。可以说,都城是一个政权命运兴衰的重要事件,因此,在一个政权形成的时候,首要的大事就是选择定都的城市。然而,有意思的是,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之后,一直未考虑将“龙兴之地”的金陵(南京)作为都城,最初以金陵为南京,以大梁为北京,后来决定在凤阳建立中都,形成一都两京的格局,最后中都建造计划失败,洪武十一年,才正式将南京作为都城,然而即使如此,朱元璋并未打算彻底在南京定都,而是多次考察迁都对象,先后将西安、洛阳、北平纳入考察范围,到朱元璋晚年折腾不动才告一段落。本文,以明朝初年建都为索引,考察朱元璋在选都上的心路历程,让大家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明朝初期,两京制格局下,南京所处的尴尬位置(一)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又是朱元璋的龙兴之地,朱元璋为何瞧不上时至今日人们想起南京必然是六朝古都,其实详细的思考一下,在南京定都的六个朝代,分别是东吴、东晋,以及南朝的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除了都是定都南京之外,还有有诸多相似之处,首先,六朝几乎都在魏晋南北朝期间诞生;其次,这六个朝代国祚都相对较短;最后,从根本上来说,这六个朝代说得好听一点不是大一统的政权,说得难听一点就是割据政权。朱元璋是在元朝末年的反元斗争中逐渐起家的一代优秀帝王,早年是没得选,能够抢到南京这块地方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修来的福分。但是在朱元璋坐稳南京后,尤其随着地盘不断扩大,战争不断取得胜利,朱元璋越来越意识到南京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都城。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六朝古都都是短命王朝,朱元璋自然不希望自己也步其后尘;从地理因素来说,南京虽然地势比较险,算作易守难攻,然而从来都是偏安一隅的都城,并不能够统筹全国的局势,以当时朱元璋的野心程度来说,偏安一隅显然不是朱元璋的政治目标。(二)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何宣布成立两京制,将金陵作为南京虽然,朱元璋在内心深处是反对在南京建都的,但是他在决定这件事的时候,还是多次询问了手下谋臣的意见,当时谋臣冯国建议朱元璋根据当时的形势,先定都金陵,再做打算,他的理由是:“金陵龙蟠虎踞,帝王之都······天下不足定也”。后来朱元璋渡江攻克太平,朱元璋的谋臣陶安也表示:“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可以说,尽管内心并不是十分愿意,不然不会跟手下好几个谋士反复讨论这个问题,迫于当时的形势,占据金陵的确就有了王霸的根基。洪武元年,八年,在开国数月,朱元璋的内心经过多次挣扎,最终宣布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建都方案,那就是以金陵为南京,以大梁(开封)为北京的两京制建都方案。两京制是历史上经常用的方式,鸡蛋都不放在一个篮子里,京城又怎能放在一个城市呢,成立两京制的朝代,在面对危机往往更能从容面对。然而朱元璋选择两京制并不是为了保险,而是为了进取,从这一点,我们也能够看出当初朱元璋的雄心壮志,以金陵作为南京是老巢所在,以大梁为北京,实则是作为北伐的根据地。朱元璋为何在洪武十一年的时候,最终定金陵为都城?从上文对金陵的分析可以看出,朱元璋对这个方案还是不太满意的,因此,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就以“临濠前江后淮,以险可恃,以水可漕”,着手在临濠建都事宜。临濠就是现在的安徽凤阳,也是朱元璋的家乡,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意义上得农民皇帝,其内心深处还是拥有深刻的乡土意识的,在秉承衣锦还乡理解的中国,成功之后不为家乡做点贡献,那显然是对不起乡亲父老的。在这种传统乡土观念的感召下,朱元璋作出了其一生当中最大的败笔,在凤阳修建都城。凤阳除了是朱元璋的故乡,并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地方,地域封闭,交通不发达,资源贫乏,且气候灾害频发,如果是一个好地方,朱元璋不会沦到出家当和尚再去要饭的地步。所以,朱元璋的那套说辞,根本就是说辞,最后再实际建造中,一向节俭的朱元璋更是一反常态,在建造新都城的过程中,更是倾尽全国所有国力。在大兴土木六年之后,到洪武八年,以凤阳为中都的高规格都城基本建成,根据史料记载,这座后来被废弃的都城极其雄伟,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洪武八年朱元璋前去验收的时候,再次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废除中都!根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放弃中都的原因是因为朱元璋得知了有人在都城建造中搞了一些封建迷信的活动来诅咒朱元璋,朱元璋因此放弃了这个打算。实际上朱元璋已经意识到,如果在凤阳建立都城,那跟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淮西政治集团势力必然膨胀,到那个时候,自己的皇位必然受到他们威胁。从后来胡惟庸案的爆发来看,朱元璋没有迁都凤阳,应该算作一个明智之举,只不过如此劳民伤财的巨大工程最后被废置,实在是一件可惜的事情。洪武八年四月,朱元璋最终宣布停止中都的建设。到洪武十年的时候,金陵作为南京的大部分工程已经竣工,因此在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取消大梁作为北京的位置,正式宣布南京作为全国唯一的都城。定都南京后,朱元璋一度计划考察西安、洛阳、北平等地,为何最后放弃了?朱元璋是一个很执拗的人,他从心底里认为的一件事,就一定会试图改变他,即使迫于形势上得压力,朱元璋最后将南京作为唯一的都城,但是此后朱元璋始终没有放弃对迁都的打算。朱元璋对迁都的打算,主要由三个地点,长安、洛阳和北平。长安和洛阳相距不远,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古都,很有帝王之气,尤其是长安,在很多时代都是大一统政权下的国都,完全符合朱元璋的口味。为此,在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派皇太子朱标去陕西考察。从地理位置上来说,西安地处关中地区,农业发达,历史悠久,是理想的建都之地,然而西安最后建都的朝代已经是老黄历的事情了,在经历两宋和元朝统治之后,关中地位的区位优势明显下降,尤其脱离长江这样的大江大河,在漕运方面并不方便。想要迁都的话,过程量过于浩大,迁都长安和洛阳已经不符合当时的形象,尤其是朱标在考察的第二年去世,更是使得这个迁都计划半途而废。至于建都北平,朱元璋最信任的谋士刘基曾说北平“东连沧海,西接晋冀,前者弥瀦大陆之利,北有重关天险之固”,是极好的建都之处。当时当时就有人提出了反对,认为“胡主起自沙漠,立国在燕,今百年,地气天运已尽,不可因也。”在朱标死后,随着朱元璋身体的逐渐恶化,已经没有精力再去进行迁都的事宜,而是将精力放到未来皇帝继承人的选拔中,在选择朱允炆之后,朱元璋更是为其铺路,将能够威胁到朱允炆皇权的功臣全部搬到。洪武二十五年,年老的朱元璋对于迁都事宜做了最后的总结,“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唯富城前后洼,形式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朱元璋一生未能完成的迁都任务,在朱元璋死后不久,其子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皇权后出于各种方面的压力,最终将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将北平作为北京,金陵作为南京,正式形成了明朝的两京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了了朱元璋的一份心愿。
up